2022世界工程日中国庆祝活动举办 促国际学界开放信任合作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3月4日是“世界工程日”,2022年世界工程日当天首次以24小时线上直播形式举办全球庆祝活动。作为2022年世界工程日庆祝活动代表展示的8个国家之一和庆祝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庆祝活动聚焦今年世界工程日“更智慧地重建:工程建设未来”主题,通过《理念篇:寄语未来》《愿景篇:预见未来》《应用篇:迈向未来》三个环节,讲述中国工程科技新成就、工程国际合作新进展、工程服务可持续发展新贡献,全面增进对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

2022年世界工程日中国庆祝活动海报。 中国科协 供图

2022年世界工程日中国庆祝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龚克,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国际隧协,ITA)主席严金秀线上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寄语未来。

万钢(左上)、龚克(右上)、黄维(左下)、严金秀线上出席中国庆祝活动并分别致辞,寄语未来。 中国科协 供图

万钢指出,要以世界工程日为契机,团结全球广大工程师群体,更好地发挥工程科技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协同推动工程科技创新;二是共同加强工程能力培养;三是携手推进工程开放合作。他表示,未来,中国科协期待与全球工程科技界深度合作,加强工程科技信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融合,创新工程教育机制,促进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共同发起国际科技组织,为世界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龚克说,目前,国际社会都在强调要更好地重建,“更好”的意思是说,不是简单地回到疫情以前,而是吸取疫情教训在重建中加速可持续发展转型。“更智慧”则意味着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和工程在转型重建中的作用,意味着更开放,意味着工程能力更强大,意味着更好地承担工程的伦理责任。他表示,中国拥有世界各国中最为宏大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中国工程创新应该也一定会为全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黄维指出,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工程组织,始终致力于聚合区域工程专业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治理,推动跨国境、跨区域间的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一贯支持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在促进国际间科技、工程和人文发展等方面的主张和行动。当今时代,是创新赋能、共享共创、追求“美好未来”的时代,纵使有百年变局的波动、世纪疫情的反复,都无法改变人们对“工程创造美好未来”的执着向往,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愿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工程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一道,为实现这个美好未来贡献积极力量。

严金秀是国际隧协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也是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国际隧协主席,她深感创新赋能未来,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土木工程行业逐步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女性从事传统行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她呼吁可以有更多的女性加盟工程技术领域,共同为世界工程行业发展做出贡献,并希望国际隧协与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发挥隧道和地下空间优势促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方面,共同为解决全球面临的挑战贡献工程力量,造福人类。

在2022年世界工程日中国庆祝活动的《愿景篇:预见未来》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首席科学家郭华东以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卫星的项目为例,讲述中国工程科技的最新成就,展示中国致力于通过工程助力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以“中国天眼”项目为例,展示中国自主创新成果和科技之美,彰显中国科技向全球开放的新境界;南开大学教授、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信息与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委员会委员程明明作为青年工程师代表,结合其研究工作——视觉识别算法谈工程推动人类进步的实践,展现中国工程师新生力量的风采。

《应用篇:迈向未来》环节结合北京冬奥会背后的工程“黑科技”,展示工程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国家速滑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专家张信荣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冬奥火炬项目总工程师姜联东、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腐蚀与防护中心教授李晓刚等3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北京冬奥会上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运用氢能为燃料绿色奥运火炬及高性能免涂装耐候钢技术的首钢大跳台,讲述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的工程应用故事。

除积极参与24小时全球直播外,中国庆祝活动还邀请知名工程专家、杰出工程师及科普工作者、企业界代表等,在多家网络平台共同发起庆祝世界工程日主题系列活动。

据了解,2022年世界工程日24小时全球直播活动,由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法国、加纳、英国、美国和哥斯达黎加8个国家作为代表,展示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技术在疫情重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工程师在建设可持续的未来方面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呼吁通过工程技术构建更加开放、创新、负责任的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